日本國際智能能源周-春已經完美閉幕,本屆展會傳遞出的重要信息是可再生能源市場的快速增長和潛力。在全球能源轉型與“雙碳”目標驅動下,光伏產業正迎來新一輪技術革命與市場重構。2025年,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計達560GW,同比增長14%,中國、歐美、中東及新興市場共同推動需求韌性增長。與此同時,產業鏈加速整合、技術迭代與全球化布局成為行業關鍵詞。在這一浪潮中,輕質柔性光伏技術憑借其創新性與場景適應性,正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突破口,而品誠晶曜的輕柔光伏組件,正以差異化優勢引領這一趨勢。

全球光伏產業:需求分化與技術融合并進
市場增長分化
歐美市場增速趨穩,中東、印度等新興市場爆發。中東地區2025年新增裝機預計20GW(同比+54%),印度35GW(同比+43%)。美國雖受政策擾動,但頭部企業通過產能出海(如東南亞、中東)化解貿易壁壘,保持13%的增速。歐洲則受益于組件價格觸底與降息周期,新增裝機80GW(同比+15%)。
技術路線競爭白熱化
TOPCon技術市占率已超70%,并加速向TBC(TOPCon+BC)、HJT+BC等融合技術演進。HJT憑借短流程優勢,在海外高端市場嶄露頭角。而輕質柔性組件因適配低荷載工商業廠房、曲面應用等,成為技術創新的重要分支。

中國光伏產業: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
裝機增速趨穩,結構優化
2025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預計273GW,分布式光伏裝機量增長迅速,工商業、交通光伏、移動光伏等新場景加速落地,為輕質組件提供增量空間。
政策驅動與技術突破
國家強化“雙碳”目標,推動光儲協同、構網型儲能等新技術應用,同時《分布式光伏管理辦法》等政策規范市場,倒逼企業從“低價競爭”轉向“效率優先”。

輕質柔性光伏:開啟光伏應用新紀元
在傳統組件面臨重量、安裝場景限制的背景下,輕質柔性光伏以其“輕量化、可彎曲、高適配”的特性,成為突破行業瓶頸的核心技術方向:
場景革新:適配曲面屋頂、移動車頂、光伏幕墻等傳統組件難以覆蓋的場景。
成本優勢:減少支架與安裝成本,無需加固成本,全生命周期經濟性顯著。
政策契合:與國家推動綠色建筑、智能電網等政策高度協同,助力“零碳城市”建設。

品誠晶曜輕柔光伏組件正是這一趨勢的典范
技術領先:采用輕質柔性光伏技術,重量較傳統組件降低70%,彎曲半徑可達0.5m,適配復雜安裝環境。
高效耐久:轉換效率最高達到21%,具備高透光、高阻水、耐候性設計,確保25年以上使用壽命。
場景賦能:已成功應用于工商業屋頂、新能源汽車車棚、大交通等領域,成為分布式能源與智慧城市建設的優選方案。

未來展望:柔性技術重塑產業生態
隨著鈣鈦礦疊層、無銀化漿料等技術突破,輕質柔性光伏的效率和成本優勢將進一步放大。品誠晶曜持續加碼研發,推動“光伏+”多場景融合,從工商業建筑、交通光伏到畜牧農業,重新定義能源生產力的邊界。
在全球能源變革的浪潮中,中國光伏企業正以技術自信與全球化視野引領未來。品誠晶曜以輕柔光伏為支點,撬動綠色能源的無限可能——輕于形,柔于質,卻承載著零碳時代的重量。